分类
外汇交易技术分析

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刚工作的年轻人往往对理财还没有概念,尤其是90后,若没有好的规划往往容易成为月光族,存款都没有,还如何谈理财。以下是我对理财新手的一点建议,不一定正确,专家绕过。

对理财小白,给大家推荐两本比较好的理财启蒙书《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看完这两本书,相信会对你有很大的触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会受益终生。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事情,从我们有收入开始,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进行理财,这样才会积少成多。

[理財] 25歲社會新鮮人,月薪四萬多,如何存到第一桶金?(談階梯式存錢法-零存整付篇)

暱稱:大多多
性別:男
年齡:25歲
職業:科技業工程師
居住地:新北市
工作地:台北市
家庭成員:■父55歲,■母54歲,■姊28歲
居住房屋:■自有
【每月收支狀況】
收入:$45000 支出:$13000
生活費-食 :$6000
生活費-衣 :$1000
生活費-住 :$0 (未來可能會在內湖租房子,因單程通勤一小時有點遠)
生活費-行 :$2000
儲蓄 :$3萬左右
投資 :$0
醫療費 :$0
教育支出 :$800
其他 :$3000
學貸 :$0
保險 :$0
每月結餘(收入-支出) = $3萬左右

最簡單的檢視方法,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用三分法來迅速檢視比例,來診斷每個人的理財情況,依照你的描述,其實你的理財狀況偏保守但還不錯,不容易有透支的情形,可以提高投資比例,包含提升個人能力的自我投資等。
45000/3 = 15000元
15000元 投資 (教育800)
15000元 儲蓄 (活存30000)
15000元 生活 (食6000+衣1000+行2000+其他3000 = 12000元)

因此,我們來設定幾個更具體的儲蓄階段目標。
(緊急備用金) 生活費 15000*6個月 = 90000元+10000元 = 10萬元
→建議你可以先將一筆10萬元定存,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動用到這筆金錢,除非你被迫失業,暫時沒有收入來源;緊急備用金可以建立基本的財務安全感,蕾咪自己是會存滿兩年的備用金,所以隨著薪資比例的提高,你可以適當的提撥一點在這裡;比如說,再存到十萬元以後,之後只需要每個月存1000-2000元作為累積備用金之用。

(投資備用金) 可以先從10%的比例開始放在投資帳戶上,每個月5000元。
→提撥到一個可供你投資的戶頭上;這個戶頭的金錢,可以用來買書上課,培養自己的競爭力,增加提高薪水的籌碼,當然,也可以用來學習投資技巧,未來等到累積到一定的資金後,再開始實際投資,在一開始的時候,建議做為學習期,只拿少量金錢去測試投資市場,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的投資商品;當你的投資能力開始提升後,我才會建議提高這裡的比例至10000元。

(買房用資金) 第一桶金100萬元。
→我不確定你的第一桶金想做何用途,但是我們可以先用於長遠目標,半年一年後,如果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我們再討論方向。對於想要減少理財繁瑣事務的人,我會建議從申辦零存整付開始,你可以先從每個月一萬的零存整付開始辦理一年期,之後間隔三個月後,辦理第二筆零存整付一年期;定存的利息是活存的五倍,因此,儲蓄的資金就盡量以定存為主囉!如果資金許可,可以提高筆數,而不是提高單筆的額度,以確保資金的靈活。

新鮮人-理財規劃-零存整付-階梯式存錢法-第一桶金-理財諮詢

假設你三月份開始辦理零存整付,也就是第1季(2015/Q1)開始。
階梯式定存法,適合逐步養成理財習慣的人。
單筆領回的12萬元,可以根據需要再做下一步規劃,例如,直接轉入定存做備用金,下一筆又轉入定存做買房基金,即使是5000元的投資用小額,一開始也可以使用這種方式,累積到第一筆六萬元,在來思考下一步的投資規劃;以此圖為例,2015年3月開始階梯式存錢法,2016年9月可以領回共48萬元。

【年度收支狀況】
收入: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550000 支出:$200000(最多)
本人年終獎金:約$90000
年度結餘(收入-支出) = $450000
所得稅:工作未滿一年,還沒繳過。
→需要將所得稅列入考量喔!建議年終獎金直接做為年度支出用途,暫時不列入平常時的理財規劃,包含所得稅、特殊節日支出(過節、旅遊、紅包等)
存款利息收入:目前全部活存。 →建議轉定存。
其他 :

(1)因有女友,每年大約會花5000-10000元額外支出(過節、小旅遊等等)。
(2)目前暫無需要給孝親費。 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3)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每年估計大約花5000-10000進修(補習上課或買書等等)。
(4)目前結餘全存起來(活存)。
(5)目前總資產30萬(郵局17萬,富邦13萬)。
→先將10-15萬做為單筆定存,做為緊急備用金用途。我不了解妳銀行戶頭的主要分配用途,如果可以提供用途的話,可以給更具體的建議喔!例如哪個銀行適合做為投資戶、儲蓄戶、生活帳戶等。

原則上,生活費戶頭 與 儲蓄戶頭 一定要分開,避免花掉不該花掉的錢。
投資帳戶可以獨立開來最好, 根據《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的說法是,這裡的錢永遠只能用來投資,投資自己或投資創造財富的事情,永遠不能花掉,所以也盡量不要跟生活費混在一起喔!

(6)投資方面,不想投資風險太高的地方,所以想分成下列兩點
(6.1)定存,好像需要拆單定存來規避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研究過還是不太了解,蕾咪大覺得怎樣定存較好。 →建議的方式在上面,可以參考看看。
(6.2)購買台灣50(0050)穩定的股票,不曉得蕾咪大大有沒有更好的投資方式。
(7)短期目標: 3年後存到100萬。 →依照你的理財習慣,我相信這是非常容易達成的目標。
長期目標: 5-7年後可以繳的起新北市房子的頭期款(雖然說以現在房價好像不太可能,所以想藉由投資加速來達成這個目標)。 →先不用妄自菲薄,可以在存到第一桶金的期間,同時也多學習理財知識,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
(8)保險部分:目前沒有,在ptt爬文大家都不推薦儲蓄險,所以自己需要保什麼險會再研究。
→好的,那就不贅述。:) 建議以提高保障為原則,PTT保險版有很多有用的資訊。
(9)想趁現在年輕和沒有負債壓力下多吸收點理財還有投資的知識,為將來多存點結婚和老年基金,畢竟目前薪資收入也不高,謝謝蕾咪大的幫忙。
→你的概念非常的好,可以提出一些你有興趣的投資方向來討論,或許我能推薦一些理財讀書會的相關書單給你,讓你回去進修。:)

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6個你應該自己掌控金流、聰明花錢的原因

不管是真實社會也好,還是戲劇題材也罷,職場女菁英、女強人已經見多不怪,現在的我們都處在一個可以憑藉實力、能力說話的時代,要說做女強人不如說「做個有實力的人」,有錢之前一定要先要有目標。《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也提到許多女人天生就不喜歡做女強人,也不指望自己去賺很多的錢,認為嫁個有錢的老公就行了。但是,或許有一天我們必須要靠自己過日子,只有自己才能保障自己的未來。
延伸閱讀: 10招改變40歲前成為小富婆,會賺錢的職場女強人都擁有這些致富特質! 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 2 :要有錢,就不要看輕小錢

即使含著金湯匙出生,即使真的嫁了一個不錯的對象,現在的衣食無憂不代表未來依然如此。「想要有錢,就不要看輕小錢」,女人一定要給人生的財富做策劃,尤其是年輕的時候,總會樂觀地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等到問題發生了才燒香拜佛、祈求改運。其實如果可以儘早學會理財,為沒有依賴的日子做好準備,命運就可以隨時掌握在自己手中。
延伸閱讀: 2022數位帳戶「高利率活存Top4」將來銀行利率3%、台新Richart每年多賺8000元

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 3 :手握友情存摺,積累人際資本

俗話說:「朋友如財富,易求難守。」若是手握友情存摺,就可以積累人際資本,女人不管是到哪個年紀都應該妥善經營自己的友誼,不要因為身份轉變成人妻、人母,就放棄自己的朋友圈,無事也要應該要常登三寶殿。 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延伸閱讀: 「倔強式單身」職場女強人容易有的6個特徵:可有可無的心態,嘴上說要找對象卻不行動 6個適合年輕人的理財建議

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 4 :確定賺錢目標,制訂財務計畫

女人有錢能讓自己更美麗、能夠真正獨立不再依靠男人,更有決定權可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管何種目標都能幫助你制定財務計畫,理財應該是依據自身特點去規劃,而不是照搬照抄,即使只是用最笨的存錢方式也好過完全不作為,理財貴在堅持,女人到任何階段都不要輕言放棄掌握自己的金流!
延伸閱讀: 5個「存錢迷思」高收入不代表有錢人,儲蓄和複利也能把小錢滾成大財富

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 5 :會賺錢的人,才會更懂得金錢的價值

為什麼現在的職業婦女越來越多?那是因為「會賺錢的人,才會更懂得金錢的價值」,她們多數也明白在現代擁有一張「長期飯票」的機率越來越低,當婚姻破碎了,金錢糾紛很容易導致男女雙方惡言相向,而受害的一方往往是女人,不如掌握自己的金錢,有自己的一份事業,不做守財奴,但能掙也能花!
延伸閱讀: 台南新飯店+1「福爾摩沙遊艇酒店」5大亮點介紹:南部唯一遊艇碼頭,高空無邊際泳池超Chill

會理財的女人最好命 6 :聰明使用錢,拒做「敗金女」

✔ TVBS歡樂台(42 頻道)每週一到五晚間 21:00 收看《女人我最大》首播,最完整的節目資訊都在《女人我最大APP》!讓你時尚不漏接。
✔「微女人」每週一晚上九點在《女人我最大》粉絲團;十點在《女人我最大》YT頻道播出

刚工作的年轻人该如何理财

刚工作的年轻人往往对理财还没有概念,尤其是90后,若没有好的规划往往容易成为月光族,存款都没有,还如何谈理财。以下是我对理财新手的一点建议,不一定正确,专家绕过。

对理财小白,给大家推荐两本比较好的理财启蒙书《小狗钱钱》、《富爸爸,穷爸爸》,看完这两本书,相信会对你有很大的触动,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会受益终生。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事情,从我们有收入开始,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进行理财,这样才会积少成多。

1.买房
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工作,攒钱买房,如果你在二线城市如成都工作,那么恭喜你,攒够首付立马买房。成都这几年的房价基本没有怎么增长,不到1万的均价,房价比较合理,北京上海的均价应该是成都的5~6倍,如果你说北京上海的收入是成都的5~6倍,我只能呵呵了,据我了解,勘察设计行业一线城市的收入还没有西部城市的收入高,从这一点来看二三线城市刚工作的年轻人压力要小很多。

为什么建议大家买房?
买房相当于强制存款,如果房价上涨,相当于杠杠投资(首付3成,相当于3.3倍杠杆);如果房价稳定不涨,房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胀;如果短期房价出现下跌,由于是自住房,不会卖出也不会亏损,长期来看房价也是螺旋式上升的。现在的贷款利率越来越低,说不定那天会变成负利率,能贷到钱都是赚,能多贷就尽量多贷吧,但月供金额一定要和自己的收入匹配,否则压力太大就没有意义了。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工作,我就不敢做任何建议了,都知道有泡沫,但只有上帝才知道什么时候会破。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日本的楼市,或许中国人多,泡泡会越吹越大而永不破灭!

2.定投指数基金
年轻人由于刚参加工作,没有什么积蓄,往往没有什么投资意识,也不太关心资本市场。但每当牛市来临时,他们在身边炒股大军的影响下,往往容易冲动入市成为被收割的韭菜,最后被深套其中,漫长的熊市使多数人无法坚持下去,最后割肉离场,当下一次市场无比亢奋的时候,这部分人往往又经不住诱惑,冲进去后又会再一次被收割,这就是为什么股市一赢、二平、七亏的秘密。既然股市这么凶险,我们是不是应该远离股市呢?

年轻人应该远离炒作股票
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刚参加工作时,我们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技能的学习上,如果这时候迷恋上股票,不但亏损的几率大,而且影响工作。努力工作不但可以使自己在职业上有所发展也为日后投资积累更多的本金。股票市场是一个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比例的地方,过度沉溺其中,弊大于利。

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定投指数基金
我刚工作的时候,不懂任何投资,天天加班工作,在07年的时候正是大牛市,买了些业绩好的主动基金,熊市来了,跌了差不多60%(幸好投入的本金不大),后来发现,绝大多数主动基金都跑不过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申购和管理费用都较高,指数基金通过场内交易手续费仅万分之1~2,而且不用缴印花税。

为什么定投指数基金而不定投股票
指数长期看永远是向上的,指数分散到很多个股,相当于分散投资,不用担心黑天鹅 ,不用研究公司,不用考虑止损,每个月定投后就可以不管,花的精力少。而股票不具备上述优势,反而易碰上黑天鹅。

什么叫指数基金
顾名思义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通常而言,指数基金以减小跟踪误差为目的,使投资组合的变动趋势与标的指数相一致,以取得与标的指数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定投应择时,在熊市中慢慢买入
中国的股市总是牛短熊长,当股市处于熊市时,正是定投的好时机,每个月从收入中拿一部分定投,有小白问,什么叫熊市?最简单的表现就是QQ朋友群和身边没有人讨论股票,市场低迷,遇到大跌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时候。什么是牛市,就是身边的股神越来越多,如果从来不关心股市的同学朋友跟你说他想入市的时候,你应该停止定投,考虑慢慢卖出指数基金,买入固定收益类产品。具体策略可以参见上一篇文章“我是如何通过定投+轮动策略为孩子准备教育基金”。(网页链接)

应该定投什么指数
指数投资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通过场内基金,现在可以轻松投资香港市场、美国市场以及欧洲市场,你也可以定投油气基金、黄金基金。
关键是要选择跌得足够多,处于低估区间的指数基金,参考@银行螺丝钉的估值表格。

目前来看,估值最低的是H股指数和红利指数,H股指数相对于一月份的低点已经反弹了29%,红利指数相对于1月份的低点已经反弹了18.5%,但两个指数都还位于低估区域。
H股指数:从下图可以看出,虽然最近涨幅比较大,但还处于近几年的低位。

红利指数:从近3年的收益看,如果我们长期在低估区域进行定投,即使经历几轮股灾,长期的收益率也比较可观。

上面两个指数,按目前的估值,每年分红已经碾压定期存款了。

3.控制物质欲望,买入资产
年轻人容易攀比,比如有10万元钱,他可以贷款买20万的车,其实车子是负资产,一旦买入就以每年10%的速度折价,并且每年还需花费10%的费用来养车。如果我们把这10万用于理财,每年10%的收益,这样一年收支就差了5万元。

【ETF推薦】0050、0056大對決!定期定額5000元 5年後報酬率飆誰比較高?

Jackay

自2003年發展至今, 指數型基金(ETF)投資在台灣蔚為風潮,市場規模已逼近2兆元的高水平,幾乎可說是人手一張。ETF吸引人之處,不僅是容易上手投資,其在特定的選股機制下,更能創造出超越大盤的優異報酬。而在台灣高達200多檔的ETF標的中,又以元大台灣50(0050)與元大高股息(0056)兩檔受益人數最多,最受國人喜愛。不過投資人進場ETF前,常常會有一個疑問:「0050和0056,到底哪檔比較好?」今天 Money 101 就帶你來比較0050和0056兩檔國民ETF,由ETF屬性、成分股選擇機制、近5年股息發放與年化報酬率等指標出發,進行0050和0056的對決,協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ETF! 延伸閱讀:【熱門券商比一比 手續費最低2.8折、零股手續費最低只要1元】、【零股交易想買台積電? 小資族 進場前必知三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