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者最信赖的交易平台

理財金三角

活用理財金三角,小薪水也能滾利領百萬: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教你運用SMART原則,從儲蓄、保險、股票、基金到房產都能穩穩賺!

城邦年中展,參展品滿899元即贈創意收納盒乙個(8款隨機出貨1款),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生活支出重流量,累積財富重存量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天下雜誌2017金牌服務大賞
  • 2016新世代最嚮往企業
  • SSL憑證服務
  • 數位時代2012年台灣網站100強
  • 電子發票推廣標章
  • dpmark資料隱私保護標章
  • 數位時代2011台灣電子商務TOP50強
  • 行政院環保署B2C網購包裝減量標章。包裝減量。環保材質。循環包材。

客戶服務專線:02-26535588 傳真:02-27885008 服務時間:週一~五 8:00~19:00,週六~日、例假日 9:00~18:00,365天全年無休

博客來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臺灣 115 台北市南港區八德路四段768巷1弄18號B1之1 食品業者登錄字號:A-196922355-00000-9

【理財金字塔與金三角】生活和投資理財都要錢,怎麼分配才好?

分享 已複製文章連結

理財等同於投資?不對欸不對!

想要分配得宜,就要知道「理財金三角」

包括常見的股票、基金、債券、定存、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房地產等,舉凡各種投資工具以及非以保障為主要目的之理財型保險,應提撥年收入之30%~40%分為短、中、長期妥善規劃。 延伸閱讀:懶人包:投資工具介紹

純保障的保險,每年用10%年收入進行風險規劃,保護其餘90%的資產,避免收入中斷或意外的高額支出,造成經濟上的衝擊與負擔過大,同時也為自己和家庭成員提供生活上的保障。 延伸閱讀:風險分散,你做到了嗎?

認識更多投資法:

  • 本文章由永豐商業銀行提供,資料來源為永豐商業銀行及股感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所載資料僅供參考,無法保證內容完整性或預測正確性,亦不作任何保證,資料內容若有變更,將不另行通知,客戶投資前應慎審考量本身風險承受度,並應自行承擔投資風險。
  • 投資均有風險,任何投資商品過去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且有可能受市場波動導致本金損失;若申購以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應瞭解匯率變動風險亦有可能導致本金之損失。
  • 未經永豐商業銀行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沿用、複製或轉載本文件之內容。

平台所提供之服務為輔助性功能,投資人保有最終決定之權利
客服專線:銀 行 02-2505-9999       信用卡 02-2528-7776       理財金三角 注意事項
©永豐銀行版權所有       建議瀏覽器設定IE11以上/解析度1024*768 理財金三角       客服中心

9成上班族薪水不夠用!「理財金三角法則」大公開,幫你跳脫窮忙族

站內_518廣告_M_13_職場熊報_版位A_畢業季_註冊

Copyright © 2022 by Addc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22 by Addc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理財金字塔 & 理財金三角】生活和投資理財都要錢,怎麼分配才好?

展開

理財等同於投資?不對欸不對!

想要分配得宜,就要知道「理財金三角」

可能會有些人把很大一部分錢存在銀行定存,或拿過多的錢去投資,甚至買了一大堆的保險繳了很多保費,這些都是收入分配不恰當的情況。而「理財金三角」,或稱為「 541 法則」或「 631 法則」,就是為了讓你適當的分配收入。它的原則非常簡單,是將個人或家庭的「年收入」分為 3 個部分進行財務分配:

  • 日常開支:50 % ( 60 % )
    包括個人、家庭、子女之食、衣、住、行、育、樂、稅金、勞健保費等,舉凡任何生活開銷與娛樂費用的加總,應儘量控制在年收入的 50 % ~ 60 %,才有空間規劃其他財務目標,並逐漸累積財富,同時也不至於過度壓縮現階段的生活品質。
  • 投資理財:40 % ( 30 % )
    包括常見的股票、基金、債券、定存、儲蓄險、投資型保單、房地產等,舉凡各種投資工具以及非以保障為主要目的之理財型保險,應提撥年收入之 30 % ~ 40 % 分為短、中、長期妥善規劃。
  • 風險管理:10 %
    純保障的保險,每年用 10 % 年收入進行風險規劃,保護其餘 90 % 的資產,避免收入中斷或意外的高額支出,造成經濟上的衝擊與負擔過大,同時也為自己和家庭成員提供生活上的保障。

反之,如果風險管理的比重太低、甚至完全沒有,而將投資理財的比重拉得過高,當意外發生或者市場震盪過大,便很可能讓辛苦累積的資產功虧一簣。值得注意的是,10 % 的風險管理,指的是以「保障」為主要目的之保險費用,如意外險、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定期和終身壽險等「保障型保險」;而我們常常聽到的儲蓄險、投資型保單等「理財型保險」,並不算是以保障為主要目的,因此不納入在這10%之中,應該歸類到40 % 的投資理財項目裡。